信用债发行持续遇冷 警惕明年出现更多“灰犀牛”|债券|短融|企业债|公司债|证券时报

2020年12月26日12:07:49 发表评论

(信用债发行持续遇冷 警惕明年出现更多“灰犀牛”)

证券时报记者 孙翔峰

Wind数据显示,11月10日以来,以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和定向工具为口径,累计有196只信用债取消或者推迟发行,累计计划发行规模达到1457.10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信用债净融资额持续走低。11月份以信用债净融资规模为-444.57亿元,年内首次由正转负。截至12月24日,当月累计发行信用债717只,发行总量为6732.07亿元,相较9597.87亿元的总偿还量,目前尚有2865.80亿元的净融资额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1月份将迎来信用债的偿债窗口,随着信用债发行净融资额的减少,偿债压力或将逐步显现。

一级市场低迷

近期,一级市场的低迷尚无改观,上周有22只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计划发行金额为220.9亿元。

信用债净融资额也持续走低,上周信用债发行量达到3130.55亿元,环比减少7.99%;净融资量279.99亿元,环比减少612.36亿元。

中信建投首席固收分析师黄文涛指出,当下信用债分层的情况仍较为明显,体现在发行人和投资者两个方面。从发行人来看,负担重的国企和弱资质城投一级发行较为困难,再融资压力增大导致投资者信心降低,二级市场抛盘进一步产生负反馈。

从投资者来看,非银机构负债端稳定性差,且之前票息策略导致资金过于拥挤信用债,容易产生羊群效应。银行仍是稳定企业再融资预期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临近年底,额度有限,承接能力和意愿受到考验。整体来看,信用债市场仍需对主体进行风险梳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永煤违约事件的市场冲击可能在减少,一级市场遭遇寒流或许另有原因。

“现在融资低迷其实并不是违约事件所导致,今年来看中低评级品种年初就已经发不出来债了,这块的融资量本来就是在慢慢减少。”开源证券分析师杨为敩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一些高评级央企等取消发行,影响因素或为基础利率上升,融资成本提高,从而导致净融资额下降。

1月偿债压力显现

国金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信用债到期总量为62153.56亿元,本金提前兑付量为2396.83亿元,另外有15904.49亿元债券进入回售期。按照今年前10个月实际回售比例28%估计,未来一年回售量可达4453.26亿元。

该研报显示,明年1月份信用债到期、回售加上本金提前兑付总规模约为8000亿元。

若不考虑2021年发行且到期的短融规模,全年偿债压力波动较大。从信用债偿还金额的月度分布看,由于4月、8月为年报及半年报发布时间,发债规模通常高于其余月份,偿债高峰期通常也会集中在3月、4月及8月。此外,明年1月份到期回售规模也较大,阶段性偿还压力上升带来的债务风险增加。

在此背景下,市场对明年开年的信用债偿债能力表示出担忧。

“毫无疑问,当前是信用债市场寒冬,而净融资额萎靡不振,一级市场取消发行增加预计将覆盖明年一季度。后续市场融资可能会缓慢复苏,但机构信心短期难以提振。”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明明认为,以中票、短融、企业债、公司债、定向工具的口径测算,明年1月份到期及回售规模在7834亿元,在目前净融资水平持续萎靡的当下,市场风险也在增加。不仅是明年1月,一季度整体到期在2.1万亿元规模,市场将持续处于偿债压力的高峰期。

“无论债券还是贷款,1月份都是高峰,应该是季节性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周期性原因。但是周期性原因可能导致企业扛不过季节性这个坎儿。”杨为敩说。

全年信用风险偏高

大多数机构人士对2021年的信用环境偏向悲观。

明明坦言:“2021年偿债问题将是债券市场主题之一,而高额的压力也会导致风险。明年的信用风险打击面将扩散,今年信用风险规模已经超过2018年,国企违约出现端倪,而明年很有可能传导至多个行业,而国企藕断丝连的信仰也将被彻底打破。”

2018年,全市场违约的信用债125只,金额为1209.61亿元;2019年违约184只,金额1494.89亿元。2020年截至目前,全市场违约债券140只,但金额达到1608.14亿元,年度违约金额持续增长。

事实上,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货币政策一度相当宽松,当前货币政策已恢复中性,明年甚至有收紧的可能。而一旦货币政策收紧,部分信用资质较差的企业借新还旧的压力就会骤然增加。

黄文涛表示,今年新增违约主体有所下降,一方面源于融资环境较为友好;另一方面也源于前两年的风险出清,但下半年国企风险事件频发,违约金额大幅上升,未来去杠杆压力增大,信用风险或已经孕育。

杨为敩指出,今年信用债违约主体普遍隐含评级较低,但是2021年除了该类型主体违约风险增加,“堕落天使”出现的概率也大大提升。

“明年融资环境还不如今年,企业借新还旧处于更不利的局面。所以,本身可能相对安全的那些债,明年也会存在被下调主体评级进而违约的风险。”杨为敩说。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总部债券投资部高级投资经理田苏怡也表示,年底信用冲击引发了一系列监管,在目前的高压下,评级机构今后会更为谨慎,明年评级下调可能会增多,再加上目前一些企业现金流紧张,明年信用债市场的“灰犀牛”更多,投资者需关注这类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