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顺醋业多元化“冒险”)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叶心冉这段时间以来,老牌食醋企业恒顺醋业(SH:600305)动作频频。
12月2日,公司发布公告,作价1917万元收购旗下山西恒顺老陈醋有限公司剩余35%的股权,实现对山西子公司的100%控股。此前11月25日,恒顺醋业公告表示,定增预案获得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批复,定增指向新增食醋、酱油、料酒以及复合调味品等产能。
再之前的11月23日,恒顺醋业宣布了新任的营销总监,并公告董事、总经理李国权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李国权在恒顺醋业已经任职十年之久,去年7月,原营销总监高云海辞职,李国权作为总经理开始兼任营销总监。此次任命的新的营销总监张冰,资料显示,张冰有箭牌糖果(中国),亨氏(中国)投资,李锦记(中国),好记食品等公司的销售管理经验。
梳理恒顺公司近期的一系列动向可以发现,品类扩张以及全国化扩张是恒顺醋业重点在推进的两件大事。
在调味品领域,扩大受众客户群体以及开发多元化产品是公认的两大增加营收的法宝,乍一看来,恒顺醋业的频频举措亦在情理之中,但细细深究,业内人士表达了对恒顺醋业的未来担忧。
复合调味品的机会
11月10日,恒顺醋业发布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含)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3,000万股(占总股本的30%),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用于包括食醋、料酒、复调等多条产线的建设,剩余5.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定增除补充醋品类产能外,还主要扩充10万吨料酒产能,以及10万吨复合调味料产能,主要进行豆瓣、火锅底料、小龙虾调味料等复合调味料产品生产。
东极定位战略专家、调味品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李伟在接受采访中指出,恒顺醋业分散资金进入到复合调味品领域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因为在消费者心目中,恒顺在复合调味品方面并没有品牌优势。以天味食品为代表的主营复合调味品的企业也同样在增加产能,复调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而一旦因竞争激烈引发价格战,恒顺复调类产品的利润会大受影响,将营销费用分散至复调产品,还会对主营醋类的推广产生影响。
华糖云商调味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明在接受采访时亦指出,复合调味品的门槛低,加之目前还没有特别突出的第一品牌,以及资本近两年对这一赛道的关注,行业一下变得很“热”,竞争非常激烈。
据不完全梳理,这一赛道不仅有海天、千禾、厨邦、李锦记等传统调味品势力的加码,还有不少新兴品牌获得资本青睐。此外,像杨国福、呷哺呷哺这样的餐饮企业也在投注这一赛道。
高度分散是这一行业的显著特征,有投资人指出,这一赛道存在大量品类和品牌的机会,未来这一赛道有望跑出3到5家头部公司。但在这样的赛道中跑到前排并非易事,上述投资人指出,其中的关键在于不断做口味创新,并在供应链端做整合,快速将前端用户的需求反馈到工厂快速迭代。
行业确实存在机会,但恒顺醋业此前在复合调味品领域并没有积累,在巨头纷纷入局的多重夹击之下,恒顺醋业的机会几何?东极定位战略专家李伟指出,恒顺醋业没有给到消费者购买其复调产品的理由。
恒顺醋业在定增预案中指出,新建复合调味品产能,公司得以及时把握复合调味料的市场机遇,顺应调味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效巩固市场地位。
对于上述举措,记者致电恒顺醋业方面欲了解其具体构想以及配套策略,电话一直未得接听,截至发稿,采访邮件亦未得回复。
多元化恐会失焦
业内人士给出这样的观点,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作为醋类品牌的代表企业,恒顺在食醋这一品类上的根基还未非常稳固。
恒顺醋业大本营华东区域的营收大受影响之下,恒顺醋业的整体利润产生大幅下滑。公司第三季度营收3.24亿元,同比减少35%;归母净利润721万,同比大减91.19%;扣非净利润为-236万。其中,业务占比在44%的华东大区的营收同比减少43%。公司指出,主要系疫情反复降低消费意愿、增加物流难度。
但是在同样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恒顺醋业相较2019年,营收实现了同比9.94%的增长达20.14亿元;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减少3.01%;扣非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12.20%。为何到了2021年,恒顺醋业出现了业绩大变脸?
透过2020年与2019年这两年间,恒顺醋业年报披露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或可发现一些端倪。2020年,恒顺醋业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从2019年的4.29亿元下降到了2020年的3.64亿元,同比减少15%。透过费用支出可以发现,公司2020年促销费较2019年增加超过3200万元,广告费增加超过1600万元。
促销驱动的业绩增长在2021年出现了失灵。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促销费依然在增加,同比增加约1825万元,但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以及扣非净利均出现了下滑,现金流净额减少11.4%。问题在第三季度集中暴露,占据恒顺营收超八成的经销模式的销售额在第三季度减少了33.49%。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62.42%。
根据向业内人士了解,2020年调味品行业整体以经销商大举囤货为主。张力明指出,去年上半年,一些经销商对形势预判不足,看到有货的经销商赚到钱以后,去大力度囤货,导致今年经销商整体以去库存为主。
谈及恒顺醋业,行业习惯将之与海天味业进行类比,会认为食醋不及酱油的使用频次,以及食醋的地区间口味差异较大,导致食醋赛道的空间不及酱油。从这一方面,恒顺醋业也在有意将自身从专注于食醋的企业转型生产食醋、料酒、酱油、复合调味品的多元化调味品企业。但业内人士谈到,海天的品类多元化之路的根基在于牢牢把握住了酱油这一市场,占据了龙头的地位,以及遍布全国的分销网络,使得其在推新品的时候,依据品牌壁垒以及分销网络,新品推出更加顺畅。
李伟指出,海天的品牌力、以及超过7000家经销商的渠道掌控力使得其主营业务比较稳定,通过在酱油领域的市占率优势得以打开耗油和黄豆酱的市场。“这种情况下,海天进军复合调味料领域,即使不成功也没有关系,因为它的主盘足够大。而恒顺在食醋行业的全国性地位还没有稳固下来的时候,就要慎重在其他品类的布局。”
根据恒顺醋业半年度报告,其在华东大区、华南大区、华中大区、西部大区、华北大区的营收分别为5.12亿元、1.71亿元、1.63亿元、8860万元、6148万元,占比分别为50%、17%、16%、9%、6%。在第三季度,其整体的经销商数量为1751家。
渠道能力
当前,餐饮渠道是调味品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我国调味品行业餐饮渠道占比40%,餐饮渠道用餐人均调味品摄入量约是家庭烹饪的1.6倍。
根据世纪证券的研报数据,2019年,恒顺醋业餐饮渠道的营收占比仅15%左右,流通和商超渠道分别约占45%、40%。同期,海天味业餐饮渠道收入占比已超过60%。
行业内千味央厨、中炬高新等调味品企业也都在纷纷发力餐饮渠道。实际上,早在2017年,恒顺醋业已经制定专项政策,加强与连锁餐饮企业的合作;2018年恒顺醋业成立了餐饮渠道事业部,并加大餐饮渠道产品规格的开发;2019年恒顺醋业开发了醋和料酒的大包装规格。
从微观视角,记者向一餐饮店老板采访获知,其门店并未使用恒顺醋业的产品,就其反映,恒顺醋业的大包装产品相对较少,可选择的价格带也比较少。
李伟指出,中国千千万万的夫妻餐饮店是最为关键的餐饮渠道,这里考验的是调味品企业在渠道深耕以及渠道下沉方面的能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恒顺醋业近些年频繁的人事变动以及机制调整使得公司的战略定位给人留下模糊不清的印象。
张力明指出,恒顺应该将其在醋领域的优势做深做透,巩固醋品类,将食醋第一品牌的地位稳住,才会有更大的品类机会。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其在部分渠道上还没有那么强势。
老饕们知道,中国有四大名醋: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永春老醋和四川保宁醋,各霸一方。恒顺醋业慢慢发展成为了香醋的代名词,在全国化的过程中,恒顺醋业面临山西老陈醋这一大的品类的竞争。而在本身优势的镇江香醋阵地,亦面对对手的竞争。2019年,千禾味业收购镇江恒康酱醋有限公司100%股权;2017年,海天味业收购了镇江丹和醋业有限公司70%的股权。
李伟表示,近些年,恒顺的战略有摇摆不定的迹象,如果它依靠多品类来实现增长,则会弱化对主营业务食醋品类的发展和渠道的深耕能力。
回到文章开头,向多元化要增长调味品行业增加营收的重要方式之一,那恒顺醋业究竟还有没有多元化的机会?张力明指出,在做深醋类的基础上,料酒还是一大的机会。“目前料酒领域还是一片混战,恒顺醋业的料酒业务已经发展为第二大营收来源,加上恒顺本身的品牌效应,其做大做强料酒生意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在其攻不进去的陈醋市场,通过料酒来弥补,就会形成有力的补充。”张力明这样说到。
密集公布了一系列人事、业务方面的新举措后,恒顺醋业后续表现仍待时间给出答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叶心冉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华东地区上市公司,重点在消费、制造领域,善于捕捉热点,追踪有趣之事。 新闻线索联系邮箱:yexinr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