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对于这个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基金公司普遍认为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向新能源企业放贷的意愿,新能源行业估值有望得到更强支撑。
一举两得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这是一个政策利好。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更有意愿向新能源企业放贷,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利率下降,企业投资有望增加。
博道基金研究总监兼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张迎军认为,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此举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和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对于绿电运营商获得资金支持、扩大装机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延长还款期限等方面起到鼓励作用,特别是对一些民营及地方运营商尤为明显。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谢屹解读道:“碳减排相关绿色贷款的推出有一举两得的功效。一方面,这部分是新增贷款,可以拉动新增的需求,用以应对潜在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这部分贷款有明显的指向性,即精准扶持减排相关的清洁能源领域,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源氢能、地热、热泵、高效储能等。”
谢屹表示,央行虽然开通了“先贷后借”的直接投放通道,但是要求银行提供碳减排贷款对应的减排数量等信息,并要求第三方专业机构核实验证。这是真正的精准滴灌,应该会比较好地缓解相关领域企业的资金需求,并促进新能源企业持续创新和建立规模优势。
估值支撑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新能源行业中长期增长更具确定性,估值有望得到更强支撑。
谢屹表示,最直接的影响是边际上降低了新能源企业的贷款利率和资金成本。目前现行的贷款加权利率大约在5%以上,而绿色贷款利率大约在3.85%左右,定向降息的作用显著。对清洁能源、碳减排、节能环保等领域构成实质利好。同时,对于银行而言,可以从央行获得60%的贷款额度支持,利率在1.75%。另外,在资金支持下,新能源企业可以加快扩张步伐,在现有产品领域构建规模壁垒,同时快速推进产品的更新升级。
张迎军认为,目前大型风光项目贷款流程成熟完善,但一些中小分布式项目可能还有贷款难现象。另外,民企的利率劣势可能在宽松环境下获得明显改善。储能项目之前的商业模式并不清晰,今后储能系统也有望获得一定金融支持。
兴业基金副总经理钱睿南表示,在“双碳”“双控”、绿色转型大背景下,相关领域新兴产业众多,发展潜力巨大。在过去十余年间,这一领域已经培育出了风电、光伏以及电动汽车这样体量庞大的产业,而且依然还处于快速的发展时期。
上投摩根基金经理赵隆隆认为,站在年末这个时点展望2022年,“双碳”目标仍将是市场的主旋律,光伏和电动车行业渗透率预计进一步加速。具体来看,2021年光伏上游原料及铝钢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问题或在2022年得到一定缓解,传导到相关环节的降价有助于进一步刺激终端用户的装机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