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GDP三季报:安徽反超上海 西部多省集体“失速”
2021年10月29日 12:44:56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随着10月18日全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发布,各省市区GDP也陆续公布。截至目前,除西藏和新疆外,已有29个省份公布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
从GDP增速来看,湖北、海南、北京、浙江、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重庆10个省份跑赢全国9.8%的增速。其中湖北、海南、北京分别以18.7%、12.8%和10.7%的增速位列前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消息,前三季度全国GDP为823131亿元,按照同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9.8%,两年平均增长5.2%。
经济总量上,前三季度“领头羊”广东、江苏双双突破8万亿,差距持续缩小;山东突破6万亿,扩大对浙江领先优势;安徽反超上海,山西名义增速居首。
经济增量上,江苏2021年前三季度GDP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1086.9亿元,居全国第一,广东、山东、浙江三个经济大省紧随其后。
从区域上来看,呈现东部省份强势领跑,中部省份“奋起”,西部省份集体“失速”的态势。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
江苏直追广东,山东首超6万亿
在已公布数据的29个省份中,广东、江苏前三季度GDP突破8万亿元,山东、浙江、河南分别为6万亿、5万亿和4万亿量级,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及上海同属3万亿集群,北京、河北、江西和陕西则处在2万亿级别。
已经连续32年居全国GDP第一名的广东,今年前三季度GDP达到88009.86亿元。多年位居第二位的江苏,今年前三季度GDP达到84895.7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加了11086.9亿元,增量居全国第一,比广东多增了1474亿元,将与广东的差距从4588亿元,缩小到3114亿元。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江苏和广东分别为6.3%、5.1%,广东未跑赢5.2%的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则位居全国前列,仅次于海南(6.8%)和浙江(6.3%),追赶广东的势头强劲。
工业生产增长是江苏逼近广东的关键因素。前三季度,广东、江苏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4684.45亿元、37300.6亿元,增速分别为11.1%、12.5%,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0%、7.1%。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9.5%;广东的增速则为12.1%,两年平均增速为5.2%,差距较为明显。
与江苏紧追广东稍有差异,排名第三、第四的经济大省山东和浙江,差距进一步拉大。前三季度,山东GDP为60439.2亿元,突破6万亿,同比增长9.9%;浙江GDP为52853亿元,同比增长10.6%。
相较于去年同期,山东GDP增量达到8253.19亿元,名义增速达到15.81%,这一增速在四强省份中最快;浙江增量为7027亿元,名义增速为15.33%。由此,山东领先浙江的优势由上年的6360亿元,扩大到7586亿元,扩大了1226亿元。
“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看,还是从经济质量指标、经济活力指标看,山东经济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在10月2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陆万明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山东本身是工业大省、资源大省,能源、原材料占比比较大,今年原材料、能源的涨价,都会给山东带来机遇。据悉,在18类工业原材料中,山东有13类进入全国前五。
陈耀表示,山东还有一个很好的条件,自供电比较厉害,企业生产没有受到能源供应的影响,这是山东今年独特的一个地方。另外,山东今年拓展外部市场上也有亮点,面向国际市场,疫情之下国际市场对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也给山东带来了利好。
直辖市中,前三季度,北京凭借10.7%的GDP增速再次逼近上海,二者GDP分别达到29753亿元、30866.73亿元,差距从去年同期的1542.49亿元缩小至1113.73亿元。主要原因同样在工业,在29个省份中,北京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达38.7%,两年平均增长17.7%。北京市统计局此前分析指出,疫苗生产带动医药制造业增长3.3倍,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也达到两成左右。
天津前三季度GDP为11417.55亿元,同比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4.2%,在全国线以下,将近只有上海和北京的三分之一,相比重庆的19951.89亿元也有巨大差距,在四个直辖市中继续垫底。
安徽反超上海,山西名义增速居首
受疫情影响,去年全年湖北经济遭受重创,未能实现正增长,GDP被福建超越。今年前三季度,湖北GDP达34731.56亿元,以18.7%的增速领跑全国。相比去年同期,湖北GDP排在全国第八,与排在第七的福建的差距由1552亿元缩小到465亿元,重回疫情前的第七位只是时间问题。
湖北之外,中部省份山西、安徽和江西,同样呈现“奋起”之势。2020年前三季度,安徽反超上海跻身前十,但在第四季度,又被上海反超,今年前三季度,安徽将领先优势由366亿元扩大到1008亿元,第十的位子大概率能保持到全年。
2021年前三季度,安徽GDP为31874.8亿元 同比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6.3%;同比增量超过4000亿元,这在中部几省中仅次于湖北,在全国居第六位。上海前三季度GDP为30866.73亿元,同比增速为9.8%,两年平均增长4.6%。
对此,陈耀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长三角内部一体化的加速,主要表现是长三角发达省份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比较厉害,安徽是主要承接地,特别是安徽皖北是承接转移的集聚区,接收转移的企业比较多。这是安徽增长迅速的重要原因。
陈耀表示,安徽对上海总量的超越是早晚的事,安徽本身面积、人口都比上海多很多。未来上海的发展,在量上会输给东中部地区面积比较大的省份,上海发展要走向高端,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科技为主,“增速上不会很快了,主要是优化提高”。
能源大省山西,前三季度GDP从去年同期12499.9亿元增至15584.85亿元,增量达3084.95元,名义增速高达24.7%,在29个省份中排名第一。究其原因,陈耀认为,与基础的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拉动有关。前三季度,山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0%,居全国前列。
中部另一存在感较弱的省份江西,前三季度GDP突破2万亿,全国排名上升两位;GDP名义增速达到17.5%,位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三。其动力同样主要来自工业的支撑。前三季度,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7%,两年平均增长8.5%。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0.0%,金属制品业增长26.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3.7%。
位居全国经济第五省的河南,受暴雨、疫情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GDP为44016.24亿元,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3.7%,均远低于全国平均增速。虽然仍排在第五位,但与第四名浙江的差距已从去年同期5949.29亿元扩大至8836.76亿元。
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分析称:“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投资增速缓慢,民营经济投资增速更慢,这说明我们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不够。在支撑GDP的投资、消费以及出口‘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两大领域都不够活跃。”
西部集体“失速”,只余重庆“独苗”
在增速跑赢全国、排名前九的省份中,只有1个来自西部地区的省份,即位列第八位的重庆。前三季度,重庆GDP为19951.89亿元,同比增长9.9%,两年平均增长6.2%。
实际上,今年以来,西部地区GDP增速普遍低于全国水平。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甘肃、宁夏、陕西、青海等,均未能达到9.8%的全国平均水平。以西部经济总量最大的四川省为例,其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为9.3%,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
此外,作为西北地区龙头,陕西前三季度GDP为21193.18亿元,增速7.0%,两年平均增速4.1%,均排名全国倒数。
陈耀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一方面,西部在去年受疫情影响相对小一些,去年经济总量基数高,今年同等条件下不可能再保持那么高,“今年相对低一点,也属于正常”。去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排名前五位分别是西藏、贵州、甘肃、云南和宁夏。
另一方面,从投资数据看,去年疫情以来到三季度,西部投资的总体力度比沿海要差很多,今年以来主要开工项目,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一些发达的省份,经济增速受到一定的影响。以陕西为例,前三季度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两年平均增长仅0.3%。
面临同一困境的还有此前长期保持增速全国领先的贵州,前三季度,贵州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9.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1.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6%。贵州的位次也下滑多位。
陈耀指出,开放型地区外向型比较高,外向的拉动这段时期是比较大的,西部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今年外贸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相对趋弱,这也是影响西部经济恢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