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信贷产品对小微企业来说是一个错误的产品,对于出资者来说也是一个风险和回报不对称的产品

2021年10月29日00:09:59 发表评论

*网易研究局稿件未经同意禁止一切媒体转载,包括友商。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

李小加(滴灌通集团创始人及主席、香港交易所集团原行政总裁)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支持小微经济赋能劳动创业者。

小微经济对中国经济非常重要。支持劳动创业者,也是共同富裕战略中非常核心的部分。到今天,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工作已经将近做了10年,银行、保险各种各样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都做了大量的尝试,应该说到目前为止看,还不是非常成功。经过这么多年实践之后,大家仍然认为,第一,小微企业风险太高。第二,小微企业违约太广泛。第三,小微企业诚信度等各方面有很大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为什么国家如此支持我们一直到现在没有完全能够克服这些问题呢?

过去我们主要是在三个方面做了尝试:第一,银行体系。银行做了大量工作,解决小微企业特别是流动资金的问题,也有很多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尝试。但总的来看,还是比较困难的。大家本来认为银行由于有很多很多的分布式网点,应该是离小微企业物理距离上很近,了解应该比较深,为什么一直没有做到特别有效地全面解决这个问题呢?主要的问题是信贷产品有内嵌的矛盾,最核心矛盾是信贷产品对小微企业来说本身是一个错误的产品,对于出资者来说也是一个风险和回报不对称的产品。因为信贷产品有它僵硬的还本付息的节奏,为了防止不良贷款,也有很多风控措施。

小微企业有极其多元风险,偶然因素都可能使它摇摇欲坠的时候。小微企业最大的问题是资本金本身就不足,这种情况下上杠杆就是一个挺难的事情。而且小微企业的经营周期是非常多元、非常多变的。门口一个小餐馆,一旦政府修路可能两三个月就没有生意;或者什么都很好,突然一个劳动者家里人生了大病,一下子全家重心立即转到了医院。从信贷产品的角度来讲,在还本付息不能变的情况下,小微企业的融资很容易变成不良贷款。

资金提供者来看,这个产品也是比较困难的。小微企业做好了,回报非常高和银行是没有关系的,一旦它有问题,所有的不良贷款都在银行的账上。这样的情况下,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支持只能永远居于一个核心的主题就是风控,风控到最后,规模就做不起来,因为我们的不良贷款一旦做到3%、4%的规模,即便利息比较高的信贷产品,也很难维持,从一种规模性的资金来说,信贷产品很难彻底解决小微企业的问题,对资金方和小微企业来说都不太合适。

按理来说,股权投资应该是小微企业的一条正路,找出一种和小微企业同甘共苦的资金才能成功。小微企业的投资很小,而传统金融市场,全世界的资本市场,做的所有模式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做出一个巨大的信息披露体系,使得投资者在一边,发行者在一边,中间有个信息的对称。信息在传统资本市场中间的对称靠大量的中介机构,会计师、律师、估值师,加上监管的背书,各种各样的年报、季报、月报,各种各样的公司行为准则的约束,一切都是为了让信息准确。这就意味着一个上市的公司想在传统市场上进行股权运作,必须支撑起一个巨大的信息披露体系造成的成本,这意味着全世界上能够到传统资本市场上上市的公司,无论再想小微企业都一定是必须大的企业,因为它首先要支撑起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背书的成本,这就意味着公司必须足够大,排除了99%以上的真正小微企业、小餐馆、小药店、小酒店、小理发店等等。

我们也有很多PE、VC投资股权,但他们投的都是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的,一旦成功了就能翻几十倍、上百倍,他们在到处寻找参天大树,也只有参天大树在他们的支持下可以支撑得起巨大的披露体系的成本。可是在经济中有太多企业,特别是服务型的企业,给消费者直接服务的小企业,这种小树小苗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即使成功了,也是在他们的生活周期中赚了不少钱,大概一年回本,本来存活三四年的小餐馆,有可能存活七、八年,他们永远不可能上市,意味着99%的企业无法真正到传统资本市场上上市。

传统资本市场无论怎么努力往下走,最终找到那个有可能变成参天大树的,还是必须要参加高考的,我们的市场交易所等等都是管高考以后的学生。比如香港交易所做了这么多年也就2000个上市公司,1000多个有市盈率,每天500多个有交易量,大概200个公司的交易量占了整个交易的百分之七、八十,大概20个公司占交易量的50%。企业越来越向顶部集中。美国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也就四千多个上市公司,中国有三四千,日本也有几千,全世界合起来一万多个上市公司。可是在中国,光是在工商登记的小微企业的小微生意近两亿个,我们问的问题是传统的资本市场有没有可能有一天,不止让几百几千个上市,有没有可能让几十万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个公司上市,按照传统的逻辑和运营的方式做是永远不可能的。所以说,股权市场传统上市形式要靠高考的股权市场解决不了千千万万大众小微企业的需求。

信贷产品比较难,传统股权也比较难,由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大家说能不能靠互联网解决,过去五、六年互联网金融也很发达,供应链金融业很发达,也做了不少的P2P金融,这些金融的核心点是希望利用数字化解决中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这个尝试做了不少,今天有些人说一地鸡毛,很多朋友认为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不是互联网本身,互联网高度的效率是非常好的,千万不能否定互联网数字化的高效。但是还是走了一个比较大的弯路,这个弯路和我们刚才讲的信贷产品是同样的问题,就是资金的来源错了,资金的方向可能也有问题。

资金的来源,首先是信贷来的资金,银行的资金,或者公众的资金,ABS的资金,这些资金核心的特点是一种固定收益产品的特点,承受风险能力是比较低的,因为小微企业的增长和这些资金没关系,但是风险全部落在这些资金身上。互联网金融还犯了很多资金用途上的错误,包括给消费助贷,特别是给还款能力不足的消费者进行次贷性质的贷款。如果对小微企业发的是高利贷,这对他们是雪上加霜的。

(整理自李小加于2021年10月23日在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的发言,未经本人确认。)

网易研究局(微信公号:wyyjj163) 出品

网易研究局是网易新闻打造的财经专业智库,整合网易财经原创多媒体矩阵,依托于上百位国内外顶尖经济学家的智慧成果,针对经济学热点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前沿财经智库。欢迎来稿(投稿邮箱:cehuazu2016@163.com)。

移驾微信公号 看这里看不到的内容

【精彩推荐】点击进入网易研究局·中国版>>

【精彩推荐】点击进入网易研究局·国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