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 2020-10-30 07:35:11 来源:人民日报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佚名
回顾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跨越发展,“开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不久前,深圳发布了一组亮眼的外贸数据:今年1—8月,深圳进出口总值达到1.88万亿元,同比增长2%;仅今年上半年,全市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近2000家,吸收合同外资近8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超4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可以说,持续对外开放不仅给经济增长带来强劲支撑,也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40年来,深圳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吸引全球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0.18亿美元跃升至2019年的4315亿美元,年均增长26.1%,实现了由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如果说改革彰显的是深圳“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那么开放则显示出深圳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的决心。1981年,深圳发出编号为“0001”的中国合资企业营业执照,“三来一补”打开了这座城市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大门。吸引国外资金,引进管理经验,完善法治体系,优化营商环境……40年的时间,在开放中吸引各方资源,以全球坐标定位自身发展,深圳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深圳拥有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亚洲最大陆路口岸,与50多个国家的80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交流城市。一个个对外开放的举措,成为这座城市旺盛活力的写照。
今天的深圳,已经完成了从引进模仿到开放创新、从外向驱动到内外并举、从低端代工到高端制造的飞跃,正在加快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建设为引领,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标准、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和力度不断加大;以“国际人才高地”为目标,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可以说,深圳作为中国开放的窗口,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作为与世界共享机遇的窗口,吸引力只会越来越强。
当前,我国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开放的舞台更大、发展的机会更多。一方面,需要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下功夫,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另一方面,还要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与此同时,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经济特区建设40年的实践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也为各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分享了发展利益。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未来,唯有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才能获得更庞大的市场空间,激发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才能进行更细致的分工协作,培育创新发展的无限生机;才能促进更多元的文化融合,展现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
不久前,一家国际知名科技企业落户深圳市南山区,在谈到布局原因时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选择这座城市就是因为它的开放性。开放的深圳,开放的经济特区,必将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更多机遇。